在观察人才的时候,才能浅显、徒有其表的人,就会被认为是有独特的才能。沉默内敛、暗藏真知的人却被认为空洞无物。能够陈述所谓的妙理,就会被认为具有远见卓识;道听途说、以讹传讹的人就会被认为精通义理;能够评论人物是非的人,就会被认为善于辨别事物;能把事物分别排列次序的就会被认为深知事物的辨别之理;能够夸夸其谈国家大事的就会被认为是国家栋梁。
犹听有声之类,名随其音。(七者不能明,物皆随行而为之名,犹听猫音而谓之猫,听雀音而谓之雀,不知二虫竟谓何名也。世之疑惑,皆此类也。是以鲁国儒服者,众人皆谓之儒,立而问之,一人而已。)夫名非实,用之不效。(南箕不可以簸扬,北斗不可挹酒浆。)故曰,名犹口进(众睹形而名之,故用而不验也。)中情之人,名不副实,用之有效;(真智在中,众不能见,故无外名而有内实。)故名由众退,而实从事章。此草创之常失也。(浅智无终,深智无始,故众人之察物,常失之于初。)
这就像借助声音来辨别名声一样,但实际上却是徒有其名,丝毫也不真实,就算这些人被得到了利用也起不到任何成效。所以说就算没有虚华的名声,但随着事情的处理和方法的巧妙运用,人实际的能力自然就会显露出来。就算有很高的名声却没有实际的办事能力,本质的浅薄与鄙陋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事情的处理,逐渐显露出来,这就是经常凭借人的外表去观察人才所产生的失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