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0周年影展*天山. 意识形态左右下的定点批判,景别比较单一但美学有亮眼之处,穿鞋、付钱、开枪蒙太奇表意鲜明,石狮特写让人想到爱森斯坦,还有些表现主义的扭曲感,临刑前申先生在景深阴影中,前景的手枪被打亮,用光考究. 石挥在老舍的原著基础上塑造了一个真实可感的小人物视角,包括鲜活的底层语言(大量粗口、爷们您呐),对比《桥之彼端》带有特权光环的追忆,它所反映的现实更沉痛,某种程度上也更有道德感,城头变幻,百姓遭殃,这个定律不断循环实现,构成这片土地的统治文化(草民认命是它的微观版),电影拍摄时以为是翻页,但“这一辈子”以尖锐的事实延续到了银幕外,反射到它. 孙瑜所提供的是一个极具丰富度的文本,直观的感受是,它虽然没有强烈的戏剧属性,但可看性依然不受折损. 尤其是细节上的丰富饱满,在常规且典型的思路以外进行人物设计,比如武大郎式的丈夫、留洋海外却心系民族的情夫、走失的小儿子、早亡的女儿等等,更不用说道具组别出心裁地制作的精巧玩具,令人印象深刻. 30年代左翼电影浪潮与现实主义创作路径的转向,大量影人的创作自觉是在苦难叙事的惯性力之中,孙瑜的《桥之彼端》也不外如是,似乎只要将角色形象深深地嵌入在伤痛的渊薮之中,对外敌入侵的振臂高呼便可使整个民族从麻木沉沦的幻梦里苏醒. 而今,这类苦难叙事的动机和果效依然值得回访并关注.